冬去春已来,枝头吐新绿。
3月20日,首批江苏援黄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返程;
3月22日,第一批集中住宿的员工们退宿平安回家。
……
这样的撤离几无悲伤,而是满怀希望,因为战“疫”胜利的曙光已经到来。返程中的一张张笑脸背后是无惧危险与执着的前行,是一个个平凡家庭的牵挂和期盼,也是一个个充满温情的凡人善举,以一束束暖心的光亮给人信心,带来希望。
组织关怀聚人心
“住进香樟公寓有29天了想家吗?今天专门来接你们回家。”特冶厂党支部书记余亚平清晰的记着段唐磊的入住时间,他在职校宿舍一边帮忙整理着即将办理退宿的被褥,一边细心的询问着。
“昨晚得知今天可以退宿,既高兴又不舍。高兴的是疫情好转,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不舍的是,这段非常时期认识了各作业区的师傅们,与他们同吃同住在一起,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突然离开心里很舍不得。”段唐磊矛盾的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公司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到食堂、集中住宿点送温暖、送服务,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项难题,争当员工的服务员。针对集中住宿期间,员工出现的波动情绪,通过谈心交流、心理疏通、服务帮扶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帮助员工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疫情。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让员工如沐春风,既增强了同心“战”疫的决心和信心,又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平稳顺行。
心中大爱撒希望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职校体验集中住宿生活,刚开始还些不适应,但大家平日里对我非常照顾,陪着我渡过了这段非常时期。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会累,会怕,也会想家……”女工余三英拉着我的手饱含深情的说着。
疫情之下,她和这帮男“战” 友们一起,不曾犹豫背起行囊住进职校。有的人没来得及跟家人好好道别,就匆匆赶往车站;有的人孩子年幼,正在呀呀学语需要陪伴,咬咬牙走出家门;有的人父母年迈,需要照料,安顿好后毅然出征……他们不是不害怕,不是不想家人,而是他们知道岗位在,职责在,越是非常时期,越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坚守“疫”线。是责任让他们勇敢,是担当让他们逆行,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专注的样子。正是这种朴素的执着和担当的勇气,感动着每一位大冶特钢人,他们用爱和责任,召唤出早春里的生机和希望!
准军事管理化显真情
“我真的是不想回去,住在这里衣食住行都不用我们操心,准军事化管理每天生活规律,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宿舍盒饭美味丰盛,5G网络随时畅享……每天还有专人跟我们嘘寒问暖,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电渣作业区袁学军的肺腑之言让大家笑成一片,尽管心中十分不舍,他还是整理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准备办理退宿。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退宿过程中有不少员工和袁学军一样舍不得离开香樟公寓集中住宿点。从他们的不舍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公司党委靶向发力、精准服务,对集中住宿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疫情期间,公司党委为员工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和员工在困难面前每一分积极的变化都凝聚着爱和温暖的力量,支撑大家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群防群控工作进行到底,我想这就是战胜艰难险阻迎接光明的冶钢力量。
越是曙光在前,越要头脑清醒。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但并未结束,防疫保产工作任重而道远。全力做好“防疫、保供两手抓、两手硬”,变“两难”为“两全”,仍需要我们心手相牵,共同努力,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手挽手走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编后:春之希望,是无数个大冶特钢人英勇无畏、向险而行“拼”出来的,更是无数个大冶特钢人心手相牵、共克时艰“扛”出来的。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每一个大冶特钢人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毫不放松抓紧抓实各项防控工作,“以气可鼓不可泄,劲可提不可松”的精神面貌凝神聚力去冲刺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