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传媒摘要

让世界为我所用

2019/02/18

    梳理两家老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开放的胸怀,跳出地域限制,向全国乃至全球配置最优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机制等产业要素,让世界为我所用,是跨越百年生死考验的不二法门。

淘汰落后,填平补齐
    同样被省政府列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试点企业的,还有当年的大冶钢厂。

     “想想这20年,像坐过山车一样。”从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进厂,新冶钢信息化部综合科长杨峰见证了企业兴衰。
    2004年11月9日,香港中信泰富出资收购冶钢集团钢铁主业资产,组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新决策层发现,过去冶钢长期致力于特钢高端产品生产,工艺成熟。可在“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的思想下,重心逐渐跑偏,“特”字不再明显。
    中信泰富入主第一件事就是校准航向,要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走‘精品+精益制造’战略发展之路,把新冶钢建成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企业”。
为此,新冶钢主动淘汰炼铁、炼钢落后产能337万吨,集中精力发挥先进装备优势,由重产量转向抓品种、质量、效益,建立高效运作的产供销一体化机制。以层级负责制为基础,实现管理的扁平化、高效化,真正成为了市场主体。
    填平补齐,创造条件。在特钢发展方向下,进行大规模技改,完成在线设备的120多项填平补齐小型技术改造项目,产品合金钢由60%上升到85%,突出专业发展,新建了90万吨焦化、银亮钢、273无缝钢管、460无缝钢管等五大效益工程。
    放弃规模效应,实现提质增效。改造后产能基本没有增加,而是着力推进“合金棒材”“特种钢管”“特冶锻材”三大基地的建设。数据显示,新冶钢成立前50余年,冶钢最高销售收入仅60亿元,如今达到近200亿元。与2004年比,每年淘汰低端产品3%至5%,高效产品年均增幅30%,利润贡献率67%以上,出口增幅达7倍,多项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目前,新冶钢是国内装备最齐全、生产规模最大的特殊钢生产企业之一,是全球规格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信特钢集团副总裁、新冶钢总经理李国忠欣喜表示。

——【专家点评】——

    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一个企业要想走向世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固步自封是做不到的。在全球化竞争的现实背景下,合理有效、最大范围内配置最优的资源,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的远见卓识,也决定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懂资本运作,擅长开发空白市场,敢于和国际巨头同台共舞,让世界为我所用,华新和新冶钢蹚出来的经验,为湖北乃至中国企业更多的国际作为带来可能。
       (原文刊于2018年8月22日《湖北日报》第八版,有删页)